懒熊体育从多处得到消息,安踏将收购户外品牌Sprandi,这样安踏完成了高、中、低三档的品牌矩阵,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提升,其国际化战略也多了一块拼图。安踏在谈判了彪马、一些跑步品牌后,终于将Sprandi收入囊中。
已经是国内体育品牌第一的安踏,正像其掌门人丁世忠一样处处表露雄心与劲头。
在整个2015年,这家品牌都在尝试各种合作与收购的可能,包括懒熊体育多次得到消息,他们参与几家大的品牌谈判,但最终都未能有一个可公布的结果出来——谈判的对象还包括彪马、一些跑步品牌等。
不过,这些行动在2014年10月,懒熊体育记者专访安踏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时就有所透露,对于品牌国际化,他希望安踏借鉴联想、吉利收购品牌的方式。
现在,距离2016年只有10天左右的时间,这家品牌终于有了大动作。
据懒熊体育从多个信源得到独家消息,安踏集团近日已完成对户外休闲、登山运动品牌Sprandi(斯普兰迪)的收购,希望将这个品牌作为其进一步开拓中国低价运动鞋市场的先锋。
不过,对于这一消息,安踏方面并没有证实。
Sprandi,1990年由Dinesh Shahani(沙哈尼)创立于香港,在随后约10年时间里进入俄罗斯、波兰为主的东欧市场,以南非、埃及为主的非洲市场,以及香港和中国大陆市场。现在Sprandi已成为俄罗斯、波兰等市场排名靠前的体育用品品牌,2008至2009财年在俄罗斯市场的销售总额约为1亿美元。Sprandi旗下主要包括Sprandi、Earth Gear(户外与极限运动)和ACE(专供大卖场的入门级运动装备)三条产品线。
最早,出生于印度的Dinesh Shahani(沙哈尼)也像很多晋江品牌的创始人一样,主要从事鞋服OEM生产,他于1987年在香港成立了Espee(艾斯比)进出口贸易公司,20世纪80年代末,他开始意识到OEM的竞争日趋激烈,于是萌生了自创品牌的想法。1990年沙哈尼在香港推出了新款运动鞋,并将之命名为Sprandi。他认为,如果 Guess和Gap这种品牌能从亚洲采购鞋类并出口到美国,然后再将它们在国外炒红,再引进回亚洲,他也一样能办到。Sprandi于1995年开始从Espee独立出来。
沙哈尼认为,任何一种没有雄厚资源后盾的新品牌,要想打入已趋饱和的美国和西欧市场几乎不可能,于是他瞄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将东欧市场作为主攻目标,因为东欧的市场经济才刚起步,还有许多缝隙可以填补。沙哈尼认为,高档产品市场已有耐克(Nike)、锐步(Reebok)或阿迪达斯(Adidas)等名牌占据,而廉价商品市场已被极端低廉的仿制品充斥,剩下还有中档商品这一空白。
目前,没有数据显示Sprandi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年收入总额,不过行业人士估算,安踏不太可能以很高的价格收购这个品牌,合理收购价应等同于Sprandi两到三年的纯利润,约为数千万美元。据安踏2014年全年业绩财报显示,2014财年安踏实现营业收入约89.2亿元,净利润约17亿元,在资金上完全具备了收购品牌的能力。
在经验上,安踏也有过收购的过往经历。自2009年安踏以6亿港币从百胜国际手中收购斐乐(Fila)中国(包含香港、澳门)商标及附属业务之后,安踏一直在寻找下一个收购目标。在2015年上半年业绩发布会上,丁世忠表示,安踏一直在寻找收购机会,未来一段时间会有方向。此前2014年上半年安踏业绩发布会上,丁世忠也表示,未来公司还是主要专注于中国市场,但会考虑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让企业“走出去”。
懒熊体育从行业人士处得到消息,安踏原本想收购一个更大的品牌,曾就收购彪马(Puma)与开云集团洽谈,但这桩交易最终未能成功;为了寻找收购目标,丁世忠也曾前往日本、韩国等市场考察;或许是退而求其次,安踏最终与Sprandi达成了一致。
行业人士认为,安踏收购Sprandi的最主要目的是拓展低端运动鞋市场,在集团内形成高、中、低三档的品牌集群,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目前安踏集团已经有了均价在700元左右的高端品牌斐乐(Fila)和均价在400元左右的中档品牌安踏,而Sprandi则恰好填补了200元左右均价的低端市场。
不难看出,安踏希望Sprandi将来与特步、361°等同为晋江系的低端体育用品品牌直面厮杀。而以安踏目前的执行力,它的晋江小兄弟们未来日子恐怕不好过。自从2013年开始实行“零售转型”战略,安踏的直营店比例逐年提高,且与经销商之间的沟通和反应机制也更加快速,一旦安踏决心重点扩张Sprandi产品线,开店速度将会很快。
安踏收购Sprandi的另外一个可能原因是后者在俄罗斯市场的地位。俄罗斯是安踏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有了Sprandi多年来在那边积累的品牌地位和经销网络,对安踏未来的国际化战略大有裨益。
声明:本文为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www.mao36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