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讲述生态的故事,为什么有的公司做成了,有的却败了

2018-06-14 大公司张鑫明

导语:互联网混战已是一片焦土。大家的目标宏大且美丽,想把企业做成“生态链公司”或是“全产业链公司”。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故事依旧继续着。


小米上市进入最后冲刺阶段。6月11日凌晨,证监会官网披露了小米集团CDR招股书,小米成为CDR试点的第一单申请。5月3日,小米已在香港提交了招股书,成为港交所“同股不同权”新政之后的首家申请企业。虽然小米此次的招股书没有披露出具体的CDR发行价格和预计上市日期,但是其成为H股+A股双行上市已成定局。


CDR全称China Depository Receipts,意为中国存托凭证,由存托人签发、以境外证券为基础在中国境内发行、代表境外基础证券权益的证券。


都在讲述生态的故事,为什么有的公司做成了,有的却败了


另外,根据香港经济日报、香港信报等的报道,小米通过了联交所上市聆讯,预计最快将于7月9日和10日分别在上海和香港上市。综合多家机构分析师的报告,目前小米的估值在700亿美元到940亿美元之间。


CDR招股书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营业收入为344.12亿元,经调整经营净利润为16.99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0.38亿元。


在小米的主营业务中,智能手机占比最高。但“小米帝国”的形成,主要得益于背后那条完整且丰富的小米生态链。“我们的想法是用小米模式切入100个细分领域,带动整个智能硬件的发展,把小米从一个大船变成整个舰队。”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曾经如此表示。


分析小米的成长轨迹,可以清晰地看出小米生态链的发展成型之路。雷军创办小米以手机作为突破口。当时,智能手机刚在国内兴起,国内的高端市场有苹果、三星等,低端市场以国产安卓机品牌为主且混杂着众多的山寨机,这就空缺出了大面积的中低端市场。小米赶上了好时候,也抓住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红利,开辟了以高性价比的智能硬件为市场切入点的电商模式,迅速打开了流量入口。


都在讲述生态的故事,为什么有的公司做成了,有的却败了

▲小米CEO雷军回母校武汉大学发表演讲


通过把手机成本控制在目标人群能接受的水平,并且用接近于硬件成本的价格售卖,小米架构起了一个互联网平台,之后再做增值服务。还记得当年上网买小米手机的疯狂吗?这曾被誉为经典的“饥饿营销”案例——2012年8月23日那天,小米手机1S首轮开放购买,官方后来给出的数据是20万台小米1S在29分36秒被抢购一空。目前,小米手机已经推出了小米8,雷军在微博上为新机站台,小米也做到了几乎每年一款新机型。


据CDR招股书披露,小米智能手机收入在整个集团收入中表现亮眼,从2015年至今,小米手机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37.15亿元、487.64亿元、805.64亿元和232.39亿元(2018年1-3月),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0.5%、71.33%、70.43%和67.8%。


待手机这枚硬核变得越发成熟、坚硬之后,小米开始横向且纵深式发展,布局产业链。有一种说法是,小米依次向外划了三个圈,核心卖手机,手机之外的圈卖可穿戴设备、机顶盒、智能白电、极客酷玩等,再外面一层的圈子卖小米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小米手环、平衡车等。


讲述“生态链公司”的故事,不得不提及几乎和小米同一时期崛起的乐视。乐视以视频版权起家,前期囤积了大量的影视版权,卖出了好价钱,之后又自己创作影视剧,靠着这些版权内容也要搭建平台,再做增值服务。


乐视体育大大小小购买了上百个海内外的体育赛事版权。2016年11月份的一次采访中,乐视体育的相关人士向懒熊体育说明,这是为了打造“生态闭环”,体育版权内容是基础,将用户吸引进来,再通过乐视电视、乐视手机、乐视自行车等进行观看或应用,形成“硬件+内容+平台+应用”的网络闭环。


都在讲述生态的故事,为什么有的公司做成了,有的却败了

▲乐视的生态故事


故事听起来美丽,然而在现实中,进展不如人愿。以乐视手机为例,当乐视创始人贾跃亭携手机入局时,国内手机市场的发展空间并不多了,Vivo和Oppo等品牌崛起,各个手机厂家之间的竞争惨烈。如小米当初的策略相似,乐视手机也是以近乎成本价卖出,利润很低,实际情况却是卖得越多,赔得越多。到了2017年夏天,乐视手机的出货目标已由最初的1300万部缩至当时的900万左右,相比2016年逼近2000万部的销量不到一半,原因之一是无法支付供应链的订单费用。


同时,乐视生态链中的智能电视、智能自行车、出行(投资易到)、超级汽车等环节也都出现了类似的债务问题,烧钱、亏损、补贴、继续烧钱……危机愈发严重,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曾经所憧憬的商业蓝图慢慢地被撕毁。


小米的生态链之路颇为不同。CDR招股书特别提到了小米生态链,截至2018年3月31日,小米通过投资和管理建立了由超过210家公司组成的生态系统,其中超90家专注智能硬件产品。从招股书来看,小米对生态链企业虽不寻求控股权,但参与程度较高。小米与生态链企业共同设计和研发智能硬件产品,生态链企业组织生产,按照合作协议约定,所生产的商品只能销售给小米,不能私自对外销售,生态链企业和小米对于销售收益按照一定比例分成。小米独家或与生态链企业共同享有生态链硬件产品的设计专利及技术专利。


小米生态链计划是在2013年年底启动的,采用“投资+孵化”的模式扩张产品线,以手机为核心,辅以周边的小米生态链企业,将各种产品渗透给用户,打造多场景。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小米生态链并不完全等同于小米,这是小米生态链的关键所在,链条上的很大一部分公司是由小米投资创立的企业,比如华米和峰米。还有就是小米投资的本来就已初有成就的创业公司,比如紫米。华米生产小米智能手环,紫米生产移动电源,青米生产插线板等。


这些生态链上的公司还都有相似的一点,即高度统一的价值观,都认同自己是围绕小米生态链而建立的,并且各自产品的销售渠道都差不多全部出自小米的渠道。目前,小米的线上渠道包括小米网、米家有品和第三方线下分销渠道(以京东、苏宁为主),线下渠道包括小米之家和第三方线下合作伙伴。这种“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亲密关系,自然不同于其他公司之间单纯的投资、抽取佣金和回报的简单模式。


据《招商零售|深度报告》指出,小米生态链企业多属初创公司,虽在研发和技术方面拥有核心优势,但在资金、品牌、渠道、供应链等方面短板明显。小米的做法是对生态链企业进行全面赋能,从而保证生态链企业能够专注研发,打造精品。尤其对于一些初创公司而言,自主品牌获得市场认可过程将很漫长,此时,小米出面为其品牌背书,可以很快地缩短市场的培育期。


小米以参股不控股的方式建立与成员企业之间的纽带,持股比例控制在10%到20%之间,既提供了资金支持,又保持成员企业发展的独立性和冲劲,从而让生态链企业认识到依然是在为自己奋斗。小米的股权结构设计是在小米内部、生态链核心员工大部分都在众米上的十五个持股平台上持股。


同时,小米还提供技术人员支持,委派1-2名技术骨干以产品经理的身份进驻生态链企业,以小米手机的品质标准指导生态链企业的产品生产,以此来提升产品品质。


小米生态链还在迅猛地在向下延伸,像华米,这家公司不仅生产小米手环,还在2015年9月发布了自己的手环品牌AMAZFIT。紫米除了输出小米移动电源,旗下还产出自有品牌的配件。


初期,小米在其官网上面创建了小米商城,随着小米生态链上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多,小米创建了米家有品,专门售卖生态链上的诸多企业的各种产品,就像米家有品的sologan:“小米旗下精品生活电商”。


都在讲述生态的故事,为什么有的公司做成了,有的却败了

▲小米生态链已是枝繁叶茂


不停地扩张、延展、完善之后,小米生态链丰富且茂盛,这条生态链上的企业并非各自为战、各为利益,而是拧成了一股绳,是一条完整的链条,在同一个的利益主体小米集团的带动与协调之下,共同发力,相互支持。


不过,小米生态链之路的未来同样面临风险。除了一直存在的关于小米是否该专注、小米的产品外延边界等争论外,小米如何保持对旗下产品的控制力也是一个挑战。由于每个产品都有小米的背书,一旦出现问题,反过来也会对小米品牌本身造成伤害。此外,有观点认为,小米模式的挑战在于,一旦产品销量无法短时间内取得快速突破,无法到达盈亏平衡点,成本问题就将凸显,公司陷入资金困境。


目前在多个领域,“生态链”的故事还继续在讲述着,在6月10日举办的优酷世界杯战略发布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MO董本洪描绘出了俄罗斯世界杯的“生态玩法”,有“99种”之多,围绕着阿里生态近30个BU产生,目标是从衣食住行、娱乐消费上为用户提供全天候在线的世界杯体验。


打通生态链上的所有环节和部门,协同作战,资源共享,提升整体的认同感和统一的价值观,并由一个强有力的头部主体来统一协调,或许是打造出一种能够良性运转的生态链公司的正确姿势。


延展阅读:


小米发布体育版电视,这能帮助PPTV拿下更多西甲用户吗?


“99种生态玩法”+姜文、鹿晗加盟,优酷发布2018世界杯战略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mao361.com。


都在讲述生态的故事,为什么有的公司做成了,有的却败了

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个字符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确 认
扫码关注懒熊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