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对各大中国足球俱乐部而言,是一个不眠的夜晚。总计26个队伍的更名转让、注册地转让,中国足球完成了史上最大一次人口迁徙,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是一片谁的蓝海?
前几年的职业足球市场里一直有这么一个玩法。某家企业注资一家低级别俱乐部,然后办理迁移手续到企业所在地,并与当地政府开启一系列的谈判,谈判内容包括:政府入股、政府批地、减税扶持等等,这种属于中国特色的TOB(对企业卖壳)及TO G(与当地政府谈判)的玩法,在低级别俱乐部中成为了主流。俱乐部仅仅是作为一个壳在运营,入资俱乐部需要的也仅仅是足球这个题材。所以很多俱乐部的管理者们在将运营成本降至最低的同时,都会拿着账本满中国兜售这一个壳。
这一个时代导致了俱乐部队名几乎一年一更,注册地三年一变,俱乐部的生意已经变成了壳的买卖。
随着中国足协的一纸公告,这样的场景不会再出现了。2016年之后,俱乐部不再允许变更注册地址,俱乐部的TO G时代宣告结束。这意味着小城市的球队再无机会通过入资等形式迁移到大城市,需要维持球队运营的话必须扎根在当地城市,以亲民的形象去从票务、球衣、周边售卖等TO C的方式来维持球队运营,并且以小城市特有的低成本方式去开展青训业务,用球员经纪买卖的差价来补贴球队运营成本。
根据足协发言人的对于禁止跨省转让这一规定的言论看来,球队命名的“去企业化”也将被提上日程。即便是大城市的球队也很难通过不断变更队伍名字的方式吸引企业注资,球队的运营重心也始终要放在“如何拓展现有球市”。
中国足球职业化的20余年来,拥有TO C运营基因的球队少之又少,甚至有不少俱乐部走上了与球迷对着干的道路。舜天主场保安打人的事件不是独立事件,原哈尔滨毅腾与球迷的言论冲突也并不是第一次发生。球队更名,球员买卖,票务售卖,分别有着负面代表事件,这证明中国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并没有真正地把球迷当做上帝。
这一次迁移时代的结束,给俱乐部带来的思考将会是非常深刻的,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问题。如何处理好球队与球迷的矛盾?如何通过正规渠道的球衣售卖、球票售卖来收回运营成本?如何通过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来与球迷加强联系?并扩大现有的球迷基数?如何通过本地青训来培养足球苗子从而通过球员经纪来增加球队收入?如何建立俱乐部与当地企业的联系?如何在“去企业化”后吸引企业在俱乐部进行大额消费?除了球衣、球票、买卖球员之外还有什么方式可以增加球队收入?
以上的这些以及并没有列出来的那些问题,都是俱乐部高层应当把管理人员关在小黑屋里想明白的事情。TO G的时代结束意味着俱乐部少了一种大额资金的获取渠道,那如何从每一个球迷中收回运营成本,就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问题了。
日本的J联赛92年成立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联赛的运营主体思想:运作模式参考英超德甲,赞助转播模式参考北美四大联赛。那中国足球在职业化了20多年后突然想将运营模式往欧洲俱乐部靠拢的时候,是不是会突然出现一片蓝海市场呢?
可以预见的是,球迷文化的运营将会是这次转型之后的重中之重,在上个赛季,长春亚泰等队伍将球迷运营的事务与欧讯体育展开了深度的合作,这一次的尝试将会极大地鼓舞相关的创业公司,以运营球迷文化、推广俱乐部理念为主体的传播公司可以在这一次的改革里分到一杯羹。
从这个冬天的转会看来,很多俱乐部已经将盈利的压力转换到了出售球员的业务里。那么,高水平的青训机构出来的苗子将会引起哄抢潮,而拥有留洋操作能力的经纪人公司和个体经纪人们将会成为这一个业务的操作主体。在复娱集团签下了门德斯之后,正规的经纪人操作模式及更多的球员进行海外留洋已经不再是一片空想。
那么,在这些里面,是否会出现一种公司的形式是俱乐部一体化运营呢?让俱乐部安心进行比赛,将所有的商务、运营的事宜都外包给俱乐部一体化运营的公司,实现根本意义上的业务分离。
将属于公关的事情还给公关行业,将属于广告的事情还给广告行业,这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思维,才是真正能够在短期内给俱乐部带来业务提高的根本。
声明:本文为懒熊体育原创或编译,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