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进入体育产业的大学生们,这里告诉你该在毕业前学点什么?

2016-11-27 特别策划懒小熊

想进入体育产业的大学生们,这里告诉你该在毕业前学点什么?


11月27日,由懒熊体育主办的中国体育产业集市广州站在广州体育学院礼堂举行,在主题为“体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论坛环节中,广州体育学院体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良君作为主持人,与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谭建湘、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副秘书长罗杰、华侨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教授邢尊明、上海体育学院经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海燕共同讨论了当下中国体育人才培养的现状与相关问题。


四位嘉宾自我介绍:


谭建湘:我2010年到华南师范大学,一直在做体育人才工作,特别是体育管理的教学与研究,自己觉得目前这个阶段对复合型人才特别需要,最近见到很多老总都觉得缺人,缺什么人呢?能够熟悉掌握市场的,还有熟悉体育项目特殊规律的复合型人才。我想未来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自己的经验可以说明一点,我80年代来广东以后,做了大量的赛事开发,也做了鸿天体育。鸿天体育做了大量的活动,包括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的市场推广,有巴西赛事的策划,还有全明星赛,这些赛事很锻炼人。目前在国内很多体育公司里面一些老总,像张超辉、陈强等都是从我这里出去的。我感觉到我们这个平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才孵化。


想进入体育产业的大学生们,这里告诉你该在毕业前学点什么?

▲广州体育学院体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周良君教授(左)与华南师范大学谭建湘教授(右)


罗杰:我来自体育总局。1995年体育总局开始市场化尝试,我们做了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在全球都可以排进前三的项目。我是中国第一批学体育管理的人,每一年都在招人。但是我们需要一些具有综合能力的人,又要一些懂体育的人,实际上这方面永远都是空白。包括在体育产业真正做研究的人,能够跟实践结合的还是比较少的。


想进入体育产业的大学生们,这里告诉你该在毕业前学点什么?     

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副秘书长罗杰


黄海燕:大家好,我是来自于上海体育学院的黄海燕,今天很高兴来参加赛事IP的体育活动论坛,其实今天提到很多“P”,有IP,也有PE,其实人才的P(Person)对这一块有很好的支撑,今天很高兴参加第三个P的讨论。


想进入体育产业的大学生们,这里告诉你该在毕业前学点什么?

上海体育学院经管学院黄海燕教授


邢尊明:我是来自于华侨大学的,在泉州和厦门有两个校区,是国务院办公室直属的中央部署院校。我们学校有特色的篮球,拿过9个冠军,其中有4次连续是冠军。


想进入体育产业的大学生们,这里告诉你该在毕业前学点什么?

华侨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邢尊明教授


周良君:第一个问题,我想抛给谭教授。今天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在体育产业业界经营里面的人,有一部分是体育院校出来的,现在有很大一批从传媒业或者金融、营销、商业等其他领域到体育里面来,你觉得从市场需求,从产业所需要的人才素养高度,作为一个体育产业的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素养?


谭建湘:我感觉对体育产业发展来讲,不一定要从体育学院出去,或者从哪里出来。当体育成为一个产业以后,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而各种各样的人才,我们希望来自不同的背景。


大家都说了,很多学金融的,有些不是学体育的在自己创业路上都走得很好。我觉得无论你是学体育的,还是不是学体育的,你都要很好地了解中国的体育。昨天有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成立号称国家智库的体育经济研究中心,这一块很重要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里非常重要的是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大家谈了很多的东西。


为什么好多项目到后面出问题了?首先我们立足于两点,将来培养人才的时候,对整个体育大方向有所认识,还是历史行情的认识。中国的发展确实有很多问题,如果不认识今天中国体育产业的核心,无论是学体育,还是不学体育的,都面临这些问题。比如说我们前段时间看到乐视这几年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很多IP项目在做,有一些项目也在落地,但是非常遗憾,去年的冠军赛,我看了一下存在技术问题。总局虽然取消了赛事审批,但是实际上很多限制还存在,比如说公安。去年冠军赛都栽在公安上,今年又出一个问题,就场地的问题。所以包括我们将来做赛事的过程当中,这样一些专业技术人员怎么保证这些东西,包括对赛事风险的分析人员,怎么把握这些问题。针对这些重大赛事,如果在团队组建过程当中,我们不光有优秀的媒体人员做媒体,我们也有很多熟悉赛事管理和赛事风险的专业人员,很多问题可以避免。


在这个阶段,特别是转轨时期,把控好体育产业运作当中的风险,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创业的企业家,还有即将投入体育产业的人员关注这个问题。


周良君:(对罗杰)我知道你掌控着中国体育产业博览会20余年,也有相关的经验。你谈到每年展会上招聘大量的人才,目前你觉得最需要的是哪些?从你的角度来看,给在座的同学举一个方向,他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罗杰:任何一个项目,所需要人共性的东西都非常多。不光是体育,从大型活动管理角度来讲,一定是分专业人员和综合型人才。从一个年轻人的角度来讲,我认为你们最需要的是想好怎么从基层开始。体育这个东西是一个实践性的项目,你没有实践的积累不可能成为一个专业人员。按理来说,你应该懂得两个方面:一个是体育,体育是消费品市场;第二个是展览,展览是一个专业。这两个方面如果不太了解的话,是没有办法从事这一块工作的。


这所有的东西,都需要从实践中来进行。对于年轻人来说,第一要有扎实做事的心,还有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做到一定的时候,一定可以总结出一些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你才可以有机会成为这个行业和门类的专家。

    
周良君:你说到除了素养和专业技能,还需要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现。这方面我们上海体院是走在前面的,有相关的人才培养体系。黄教授,你是否可以谈一下上海体育学院在对接体育需求和体育培养这一块,有机的桥梁是怎么架起来的?


黄海燕:我不谈上海体育学院,我谈一下自己干的事。最近几年,我们跟社会和企业交流比较多,对于人才的需求,企业求贤若渴,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未来要转型,现在很多都没有人才储备。我们希望未来做订单式的培养。很多机构都不断谈到这个话题,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很多学生还找不到工作,在岗位不能够很好地发挥。所以说我们培养的学生跟我们的实践不对接,我觉得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我们上海体院和广州体育学院都在探索。


作为学校层面来说,在我们的教育和教学方式上发生变化.因为“46号文件”出来之前,我们是“体育+产业”,我们体育部门用一些市场化的方式,来把体育部门仅有的资源,比如说场馆、赛道和赛事运营起来,所以那个时候都是针对体育局和各事业单位,这是我们当时输送人才的目标。现在是“体育产业+体育”,这时候体育是一种资源,可能是一种元素,市场是用产业的方式来把这个事情做改变,这时对人才的要求需要多元化,要懂得各个方面,要有产业思维。


当然对于我们学校来说,这一块也要变,原来的模式,比如说一本书教10年,一个PPT讲几年的模式已经过去了。产业的变化太快,你要跟得上变化。我们的老师不能再像原来一样在象牙塔里面,要走出去,要和业界接触,搜集很多经验。


前两年我们院长在美国的时候,人家大学里面有一个搞篮球的,已经是老总的,40多岁了,返回学校读个博士,然后想把他的知识继续传授给学校。所以希望在座的企业家功成名就之后,能够返回到学校里面去,把你们的知识传给给大家。对于学生来说也不要太急功近利,学生毕竟是学生,你要在学校里面多待。有些学生刚来到大一就找不到人了,四年全部在外面了,所以我觉得学生还要有耐心,要把自己的基础知识学好,这是人才培养很重要的一环。


当然还是一句话,人才培养不是学校一家的事情,我们现在有很多学生在实习,实习觉得没学到什么东西。对于企业来说,要有社会责任,你要培养这些东西。我也希望在座的各位老总,能够有包容心,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更好地学习,最后成长为像老总们一样,既有实践,又有经验的人员。


周良君:大家的掌声是比较认可他的论述和观点。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作为体育管理老师可以大胆地开公司,可以大胆地做项目,资本运营和赛事的策划管理。我也经常跟业界的朋友说,你自己都没有做过项目,没有挣过一分钱,你怎么教会学生挣钱呢?我觉得这一块不是挣钱,是把鲜活的经验带回课堂。这一块也谈到社会责任,应该说,企业是第二课堂和学校,也有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最终培养人才还是为你所用。刑院长对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有所了解,你可以跟我们介绍一下国外好的经验和做法吗?


刑尊明:体育学科和体育管理是很有前途的职业,记得2015年年8月份从美国回国的时候,我们老师找到美国的学生一起陪我们吃饭,给我们送行。美国大学毕业基本上薪资是15万左右,我记得当时旁边有一个毕业生就说体育管理的年薪是6倍,意思是说做这个行业是有非常好的前途。


我们华侨大学自己的经验,体育产业人才特点有3个,这是一个新兴学科,第二这是应用学科,第三个是综合性学科。基于这一块,新兴学科里面,我们很多课程很难教材化,所以每个月我们团队会推送和翻译十篇国际上专家某一个领域比较好的文章,快速推送国外比较前沿的知识和理论。第二个进入产业人才基地晋江、泉州和厦门,大家都知道晋江是最知名的体育产业基地和最成熟的地区。我们进行学术双导师制,会定期请安踏、361度等进行相关的授课。这是新兴学科人才培养策略。

第二个是应用型,从前年开始,我们每年会有2至3个自己团队运作的国际赛事,应该来说,实践平台所培养的人才应用性会有不一样。比如说风险管理,这一块我们看很多的风险管理案例还不如操作一次。我们在上个月做比赛的时候,20号下午,搭建了整个场地,突然来台风,建了不能用,明天上午要开赛。我们在一夜之间策划应对,大家知道打一场赛很简单,但这一块有直播、网络等,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批准下来的。


另外一个是综合性的学科,就是在大型赛事运作当中,需要市场,包括我们的学生也要去谈判。举一个例子来讲,做联赛的时候,我们找酒店赞助,当时我一坐下,老总就跟我们讲,就说刑院长,去年赞助20万左右的房间,包括餐饮,今年绝不能再赞助你了。这个问题当对方抛出来之后,有两条解决路径,第一个找人找关系,如果用这种形式,还要搭一个人情。我们要专业化运作,市场化运作,我们就要深入交流。我们说今年赛事平台,包括CCTV5+,我们赛事品牌价值在提升,产品和物料在折旧,我们一定是在现有基础上往上谈,而不是往下谈。


周良君:我们在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方面,高校和企业怎么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模式,最终学生受益,企业也受益。


谭建湘:未来体育产业发展需要大批人才,我们有16所专业体育院校,还有一大批师范院校。在学校培养阶段,我们需要建立产学研的机制。像今天的活动非常好,让很多企业介绍自己的创业思路和分析,另外从企业家来讲,也意识到人才储备的问题,未来的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包括不同职位的人才。体育市场必定要走开放的路子,让更多企业进入主流体育产业,将来体育产业不跟运动项目结合肯定是很难走的,特别是核心体育项目的开发,这一块需要大量的人才,院校需要与更多企业的培养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找到相关的人才。

   
罗杰:我们原来项目在北京的时候,准备与体育院校签合同。其实对学校来说,必须要调整课程,因为目前中国的体育产业不一样,不同城市里面都有不同的体育项目。如何跟体育项目结合,我觉得都有相关的培养方向。因为我们人才储备比较少,长期以来是缺的,对于早期,比如说大三或大二的时候,就可以与一些项目结合起来,我觉得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是我们在清华读MBA的时候,是一个大学老师来讲课,他们介绍的时候,基本上是奥运会和各大项目高管,她们通过做实践来做学问,他们就讲得比较实际。尤其是运动赛事这一块是实践课,这一块就像刚才校长说的,你没有体验过这种风险,你不可能靠理论来解决问题。


所以从学校本身、可以吸纳一些比较好的东西,特别是把长期从事体育项目、体育运动和体育赛事管理运营的高管邀请过来。我觉得这不是讲座,实际上可以开这个课,我相信会有很多学生会有兴趣。我做展览这么多年,每一年首先你要知道产业的方向,现在细分市场越来越重。第二个管理要变,媒体在变。以前我们投了很多钱,我们以前都做新闻传播,现在只要投100万做自媒。


周良君:其实美国的产业经营管理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年龄是33岁,也就是说大学毕业以后从业几年以后再回来读,他是有非常明确的目的和针对性,所以他们知道要学什么,知道要怎么学。上海体育学院,在校企合作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呢?


黄海燕:校企这一块,我们学校有和企业合作,但是到目前为止,成功的不多。至少在体育里面,还没有真正看到校企合作很成功的。这一块主要问题是什么呢?主要有两方面的东西,我们学校一直是封闭办校的,觉得高校很神圣,企业进来了,觉得好像是不是导向就错误了。这是我们学校存在的问题。但是企业呢?企业也有企业的问题。为什么呢?企业目标原来是单一的,企业目标更重要的是跟学校合作之后,有什么利益上的获取。所以我觉得两方面未来都要改变。学校要更加开放,实际上我们在办学中,很多校外导师、老总都可以在这里面踏踏实实存在一门课。我们现在也有很多的课程请外面的人员来讲,我觉得首先是课程的结合,还有就是培养思维上的结合。


另外从企业角度,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因为人才培养这一块,在现在这个阶段,也不是高校能够解决的。不然学生四年出来之后,有很多不符合企业的要求。所以这个时候,你怎么样去在前期以这种社会责任感来做呢?可能这对我们的人才培养更有好处,校企合作也更有好处。从学生角度,今天有很多学生一定要摆正姿态,首先要把自己变成人才,不要说校企一合作,觉得你的机会马上就多了,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就蠢蠢欲动的。大学时光是很短的。你看现在我们都在想怎么样跟实践进一步结合,在学校里面给你创造这个平台,你就安安稳稳在学校,享受学校最后几年的时光,让自己以后成为人才,未来后劲更足。


周良君现在说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这一块也是比较关注的,大家能否谈一谈,给在座大学生一些建议,大学生在这一块的创新、创业的一些建议,大家往哪个方向走好一些呢?


刑尊明:现在业界很多人都讲过,他们谈的国际需求,包括IP行业,其实对学生的创业空间非常少,这不是学生创业进入的空间。我们现在地区平台商业氛围非常好,我们校企合作讲的内容更丰富,包括一些人员做实验室,做运动参数、运动服务的东西。这些还在创意这个领域,没有靠钱、靠人脉、靠资源,不是产业思维,这是学生创业者在这个市场当中,真正可以进入的空间。我没有说到具体的领域,但是我正在观察。现在好的App,5年左右成大势,在这个时代太有前途了,不像20多年,极为贫困,没有办法让一个人一夜爆富。如果你有好的创意,可以嫁接周边的资源。项目的策划,产品和创意,才是你们发挥的领域,玩资本是他们玩的事情,咱们根本没法进入。


周良君:第一个不要拼爹,第二个是找准方向,找准定位,脚踏实地,苦干10年,有10年、20年的韧性和韧劲,还有就是创新。我觉得这也给在座的同学指明了方向。


声明:本文为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www.mao361.com


想进入体育产业的大学生们,这里告诉你该在毕业前学点什么?

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个字符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确 认
扫码关注懒熊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