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周,体育产业领域的大新闻并不算特别多,暴风进军体育产业、与中超和CBA合作,以及中国资本注入法甲尼斯俱乐部等等算是比较惹眼的,从趋势上看,这并没有什么新奇,一个是传媒巨头想分中国足球、篮球优质IP的蛋糕,另一个则是中国资本投资国外优秀俱乐部以求增值,这两个都是体育产业巨头们(华人文化、腾讯、乐视在购买版权,万达、苏宁在入股国外俱乐部)玩儿剩下的,并不值得惊讶。
当然,好的IP很多,根本买不完,这样的大手笔估计以后也会继续出现,但这么多想搞体育产业的都逃不出这两个圈子,的确很值得玩味一下。
买版权、买俱乐部,这两个投资方向有诸多共同的特点:
1.资源优秀,看得见摸得着,风险低。
2.规则简易,交易透明,简单粗暴
3.受众广泛,容易变现
除了这三点以外,还有一个特点很有意思,那就是两者的主要对象都是“观看者”,而不是“参与者”。
随便找个人,问问中国到底是看球的多还是踢球的多,恐怕得到的答案基本上是一致的,中国人可以凌晨熬夜起床为千里之外的队伍呐喊助威,却不愿意约几个朋友到旁边球场出一出汗。体育知识在增长,身体素质却在下降,现在欧洲杯激战正酣,熬夜的瞌睡的亢奋的疲劳的大伙儿,在看了几场焦点战之后,是否觉得身体有点儿扛不住了?
资本是很聪明的,看球的市场大,踢球的市场相对小,那么资本一定流向看球的市场,很合理,也很无奈。
为什么说无奈?因为如果体育想要真正的强大,必须扩大参与者的人数,而这个长期的工作,很难通过简单粗暴的投资或者短期的政策达到效果。体育产业从学术上把体育人口分为实质性体育人口和间接性体育人口,也正是这个道理,只有实质性体育人口达到一定的数量,体育和体育产业才能拥有前进的动力。所以,当我们大量的资金涌入间接性体育人口时,难道不是一种无奈么?
说到这,就不得不说一个问题,那就是体育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我在此前曾提到过易剑东老师力推的“体育前置”概念,针对的就是我们体育在日常生活地位不高的现实。这种地位不是谁给的,不是说单位一把手重视乒乓球,体育的地位就提高了;也不是说我作为一个体育记者天天说体育重要,体育就重要了,而是貌似跟体育毫不相关的人,也能把体育当做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具体点说,就是孩子打球不再被家长苛责、主项练体育的年轻人不再被“主流”歧视,大部分人都有规律的锻炼习惯、体育成为主流的社交话题(这个并不遥远,美国社会从总统到演艺明星都喜欢谈体育,因为这样才能接地气)等等等等,只有这样,体育的地位才算真正提高了起来。
还在老家的时候,看到一对母子往家走,孩子在地上拍篮球,母亲骂他:“你拍什么拍,没看见地下那么多烟头,下回不许拍。你看你衣服埋汰的……”一脸嫌弃,很难想象这个孩子以后打球会遇到什么样的刁难。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宗平曾引用过一组数据,美国60%的孩子痴迷体育,80%的孩子有擅长的体育项目,体育锻炼的习惯已经从小养成。他表示:“我们不一样,孩子即使有时间也不去锻炼,真正锻炼身体的孩子不到10%。”王教授长期从事学校体育,在采访他的时候他对于青少年体质下降的现实痛心疾首。
是的,孩子们不爱动、不能动、不想动、不敢动,难道没有谁出来负这个责任么?
体育算哪根葱?做体育记者7年,对这个问题始终没有明确的答案,因为我见过很多地方把文化、体育合并成“文体局”之后,体育工作基本上没人干了;我见过太多学校反映体育老师不好招,因为他们在招聘竞争中考不过文化、音乐、美术老师;我见过太多空荡荡的体育场,除了给专业队训练就大门紧锁。跟政治、经济、教育、医疗、社会、文化相比,体育能排在哪?
所以,体育到底算什么?体育的地位到底是什么样的?希望在体育事业、体育产业蓬勃发展若干年后,我不再会问这个问题。
(言论仅代表个人,与供职单位无关,若转载请联系本人,邮箱ldrsopm@163.com)
作者简介:林德韧,新华社体育部体育产业专项记者,参与过2014年巴西世界杯、2012年伦敦奥运会等数十项国际、国内赛事现场采访报道,从2015年开始进行体育产业深度调研。
声明: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懒熊体育。